说明:
当时才四个月大的沛儒,因血栓导致右脚截肢,沛儒妈妈虽然十分心疼与不舍,但为了保住生命,这是一个不得已且沉重的决定。沛儒才出生没多久,连站立都还没学会,真的很担心长大后是否能顺利走路,沛儒妈妈的内心满是无助。九个月大的沛儒开始练习站立,医院建议替沛儒做临时支架;但临时支架无法使沛儒顺利站立,走路时更是疼痛不已。看着沛儒痛苦的样子,沛儒妈妈的心更是纠结。后来,经由朋友介绍德林义肢公司,装配师耐心测试并装配适合的义肢,一步步教导沛儒,一岁六个月的她终于跨出第一步。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是艰辛的,但看到沛儒现在能走、能跑、能跳,沛儒妈妈真的很开心;在德林公司的协助下,让沛儒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的游戏、学习与生活,也给了沛儒妈妈更大的勇气,更坚强地陪伴沛儒一路成长。未来的路还很长,沛儒,加油喔!
说明:
看似步伐轻快,却让人有些辛酸,在此前的岁月里,这位残疾老兵走过了多少曲折的路?2016年10月,在酉阳县兴隆镇镇龙潭村,关爱抗战老兵重庆志愿者,辗转在深山里找到郭学杨老人,他残疾的四肢让志愿者震撼:左腿从膝盖下锯掉脚5根脚趾全被锯掉,双手手指除右手大拇指外,其余全部切除2节。原来,郭学杨曾参加抗日战争,四肢就是在抗战时受伤的。1943年10月,他被抓壮丁到国民党通讯第三团第二营第一连,1944年12月上战场,作为通讯兵他和战友在湖南宝庆县架线时被炮弹打中,战友当场死亡,而他被炸晕,另外两个战友将他从战火中救出,背到了后方治疗。满身是伤的郭学杨在黔江治疗了11个月后,所幸捡回了一条命。后来,郭学杨回到酉阳老家生活。由于家境清贫,他左下肢没有安装专业假肢,自己模仿假肢做了一个木头假肢来支撑。木头假肢有四斤重,是用一个木头掏空做成的,外面用钢圈箍的起来,一头连着牛皮做的绑脚,每次穿都要紧紧绑到大腿上,不只笨重还不舒服。郭学杨爷爷告诉我们,现在这个假肢已经用了十多年了,这样的木头假肢,这近70年里,他已经用坏了六个。关怀志愿者通过公益乐捐平台发起为老人的救助行动。短短9个小时,就实现筹款的目标。志愿者将郭学杨从酉阳老家送到重庆治疗腿部流脓的问题,幷由德林义肢公司为爷爷定制假肢。当假肢放到郭学杨面前时,他好奇得慢慢用没有手指的手掌抚摸假肢,乐得合不紧口:“这个好啊!又不硬!可以到处玩耍了!”,爷爷念叨了好几遍:「等安好假肢以后,想去参观抗战博物馆,还想去看看解放碑。」训练期间,郭学杨爷爷像一个认真的小孩,努力地练习着走路,德林假肢师担心他体力不够,时时提醒着说:“累了就先停一下”,可是爷爷重复了好几遍“不累不累,这个太好了」,他得意地说:「我自己做那个木头腿比这个重得多,以前我穿它在山里能走50多哩路呢!」看着他高兴的样子,问他现在是什么心情,爷爷说:“痛快得很,现在过上好日子了!没有啥子忧愁了,过一天都是赚的。”说完,笑了起来。面对大家的关怀,郭学杨总是充满感激,他不断地说了谢谢,还用没有手指的右手敬了一个军礼。但其实说谢谢的应该是我们,谢谢他曾经为我们的国家奉献了最无畏的青春,谢谢他顽强地活着,用奇迹的生命感召我们珍惜和感恩所拥有的一切。
说明:
“好痛!” 技术员按压杨思莹的膝盖进行石膏取模,她痛得忍不住大叫一声,但又马上安静地咬牙坚持。7月8日,茂名残疾女孩思莹来到广州定制支具,朝站起来的梦想“迈”进一步。“这是我的大长腿’!” 抱着石膏支具模型,思莹感受到了一种神奇的魔力。顺利的话,1个月后,她可以靠着新的“双腿”站起来。一个多月以来,南方日报、南方+追踪报道了茂名化州市文楼镇甲隆小学学生思莹的故事,受到广泛关注。她因患怪病无法站立和行走,由45名同学轮流背着上学,又在好心人的义助到广州免费就诊,被确诊为患罕见遗传病,治愈难度极大,但可依靠定制的专属支具站起来。然而,支具费用曾让思莹一家惆怅不已。幸好,支具厂家德林义肢矫形康复公司减免了部分费用,茂名、化州两级妇联、残联共4家单位为思莹筹够费用缺额,实现了她的梦想之行。德林义肢矫形康复辅具技术部主任温玩明仔细检查了思莹的情况,她的髋关节、膝关节和骨盆都有不同程度的畸形,需要进行至少一个月的支具适应训练和康复训练,才能重新走路。“上次回家后,我天天盼着暑假来广州定制支具。” 如愿以偿的思莹开心地说,尽管知道训练会有不适感和疼痛感,但只要能够站起来,她就很满足了。对于思莹来说,再次来到广州是一个新的寻梦之旅。“谢谢所有的好心人。” 面对这场爱心接力,思莹连声道谢。这次到广州就医,她将拥有新的“双腿”。她憧憬着,站起来后在暑假到深圳帮爸妈打工,让他们不用那么辛苦;她还想靠支具走路到学校,对帮助她的同学们说声 '谢谢'。' 叮咚。' 8日下午,400千米之外的化州市文楼镇里,同学董美凤、黎伟霖收到了思莹发去的定位信息。她们相约,要在广州这座有爱心的城市相聚,一起为思莹加油鼓励。
说明:
他,在20年里制作了上千套假肢,帮助了无数的肢残朋友。他叫谭德添,中国辅助器具协会专业委员,德林义肢北方区技术总监 。▲谭德添老师正在修模谭德添老师有着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20年间,经他制作的假肢,数以千套,无数的肢残朋友获得了他的帮助。此次需要帮助的肢残朋友名叫“吕印平”是一位喜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徒步爱好者,虽然小腿截肢,但并不能影响他对户外运动的热爱。因为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户外运动,所以他(吕印平)对假肢的舒适度和贴合度要求相对较高。为了满足他的需求,谭老师经过详细的诊断后决定亲自出手为其量身定制一款适合他的碳纤维小腿接受腔。碳纤维接受腔是由多层碳纤布构成的,整体强度和重量都优于树脂接受腔。碳纤维接受腔更坚固更轻便,其超高的强度,可以满足运动者中高强度的运动,且较其他假肢而言这种轻量化的碳纤维假肢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过程中因重量带来的能耗。谭德添老师检查了吕印平的小腿残肢,虽然残肢长度还算适宜,但残肢肌肉萎缩却相对严重。为保证接受腔能与残肢完美贴合,取型、修模、成型、装配等步骤谭德添老师都亲自完成,力求肢残朋友吕印平在穿上假肢的那一刻能有更加舒适的的穿戴体验。 经过谭德添老师的辛勤付出,吕印平穿上了他的新假肢。从他走路的姿态和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他对自己这个新伙伴(碳纤维假肢)十分的满意和喜爱。 穿上假肢的吕印平开启了二倍速的人生,他依旧热爱运动,积极组织参与各种野外露营及登山活动,同时他还穿着假肢成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野外攀岩,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 现在假肢已经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陪着他生活,陪着他运动,陪着他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 梦想不在乎身体是不是有缺陷如果你也像他一样有梦想有热爱那么请不要放弃因为还有很多像谭德添老师一样的假肢师们在为你的梦想而努力!
说明:
01意外来得太突然一瞬间我的天塌了你们信命吗?有的女孩只是平平安安的长大,就是一辈子的小公主,而有的女孩天生善良,可人间疾苦一样也没放过她。2005年秋季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10岁的我陷入命运的漩涡。由于当时车祸发生的比较突然,我被撞蒙了,所以关于那段车祸的记忆一直很恍惚,没有强烈的疼痛也没有鲜血淋漓的场面,只记得眼前一黑就睡过去了.....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做完了手术。当得知父亲在半路上就停止了呼吸,母亲也骨盆粉碎,身上多处受伤时,我感觉我的天塌了。02加油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如果说天塌后不再有新的磨难,那对于一个不幸的人来说,也是些许的安慰,可磨难并未就此结束。由于之前医院的草率处理,致使我的伤口一直不断流血,无法愈合。于是母亲又不得不背着我,重新踏进医院大门。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两次手术之后,我的伤口终于定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养伤,我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了北京奥运会的一段比赛,当时我就在想我是否可以成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2010年9月,我带着这个梦想,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了阜新市残联,并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终于在2014年5月份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拿到了属于我的冠军。03感谢“你们”让我可以做自己的光磨难总是会有,但我相信风雨过后必定有彩虹!无论何时,我都要做自己的光!现在我已经无惧生活的磨难!这么多年来我也尝试过假肢,想通过假肢能够更好的回归正常生活,但由于之前装配的假肢实在是太磨腿了,所以这么多年了,我对假肢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信心。当然我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一些情况,由于我当时车祸受伤严重,所以半骨盆已经切除,很难找到受力点。我这个情况好多地方都不敢给我做,做了也做不好,直到遇到了德林义肢。德林义肢锦州分公司的李主任为我进行了诊断,并且根据我目前的情况专心研究,亲自取模、修模 ,为我定制了专属的接受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及调试之后,现在我已经穿着我的“新腿”开车回家了。感谢的话不多说,大家看效果吧!真的由衷的感谢德林感谢李主任,打消了我10多年来对假肢的恐惧,让我更好的走好每一步,更好的做自己!
说明:
秋风渐凉故事开启三毛说,生活的美好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而在于遇见了谁,被温暖了一下,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颗小太阳,去温暖别人。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虽然遭遇苦难,却坚强勇敢,像一颗会发光发热的小太阳,希望可以温暖到你。MY STORY ONE意外来的猝不及防 当时我才5岁 5岁那年夏天,因为一场车祸,我失去了右腿。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在家门口玩耍的我被一辆走偏的拉煤车,压到了腿。当我醒来的时候已在医院的病床上,右腿已经截肢,可能当时还小的原因吧,当时脑子一片空白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直到看到妈妈哭红的双眼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么严重,原来这不是梦,我可能再也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心的奔跑了 .....MY STORY TWO感谢你们像阳光一样截肢后伤口康复恢复得差不多爸妈就带我去安装假肢了,我们选择的是到德林公司进行假肢装配,可能是因为当时年纪还小,所以看到那些假肢产品什么的也没觉得害怕,反而还觉得挺有趣的。训练厅里有好多叔叔阿姨,大家都很热情,可能是因为我年纪小,大家对我们都很照顾,有的叔叔阿姨还一直鼓励我,虽然不知道假肢装配具体是什么,但是妈妈说装上假肢我就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正常走路跑步了,所以我还是很期待......现在我穿假肢已经有17年的时间了,可以说是假肢老用户了,我穿假肢走路的步态也从最开始的不太好到现在的已经和好腿没什么区别了。MY STORY THREE我们都一样,大家能做到的事情我也可以从来没觉得自己是残疾人,大家能做到的事情我照样可以!跑步,参加社团活动,骑马,跳绳都不在话下......当然一路走来也很感谢大家,感谢父母和同学们的关爱,感谢德林的叔叔阿姨每次都跟家人一般的照顾。因为有你们才有了今天的我......现在我已经大学毕业,并且我也很开心能够成功保研,在踏上继续学习的道路之前,我又来到了德林义肢,自从15岁不再长个以后我的假肢就没换过,已经七八年了,这次想换一个新的假肢,开启我的新征程~还是以前熟悉的假肢叔叔帮我进行了诊断并进行了取模。经过他们的辛苦付出,很快我穿上了我的新腿。并且穿上适应了一会后,我就开始尝试着跑步了。这次的接受腔相比七八年前有了很多改变,而且这个外观对于女孩子来说也友好很多,再加上换了弹性的脚板,所以无论是走路还是跑步都比之前要轻松舒适很多...